为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和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致敬,由上海市法学会指导、yl6809永利主办、永利律舟法律援助社、永利知识产权协会承办、北京万慧达(上海)律师事务所赞助的华东地区高校第十三届“金法槌杯”模拟法庭大赛近日在永利举行。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会长施伟东,永利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勇,yl6809永利院长文学国,上海市法学会研究部主任张志军,永利相关部处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华东地区十六所高校的参赛代表参加了活动。
施伟东代表上海市法学会对模拟法庭大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他介绍到,上海市法学会是上海法学界、法律界的全市性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学术团体和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重视法学法律教育,鼓励高校通过模拟法庭等实践操练培养法学法律人才。施伟东表示,市法学会将对“金法槌杯”模拟法庭大赛进一步加强指导,支持大赛面向华东地区高校办出更高水平和更好成效,为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段勇在致辞中指出,yl6809永利坚持创特色、重实践、国际化的办学模式,以一班(英美法实验班)两平台(以赛促学平台、“法学+”实践育人平台)建设为抓手,形成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华东地区高校“金法槌杯”模拟法庭大赛在系统化实战型模拟法庭中采用真实案例,高校学生是参赛主体,法官、检察官、律师和高校教师担任评委,大赛真正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学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他希望各高校参赛同学以赛交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北京万慧达(上海)律师事务所主任苏和秦介绍了北京万慧达(上海)律师事务所和yl6809永利的多年合作,他表示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法科学生开展模拟法庭大赛,促进学生将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司法基本技能等综合运用于实践。永利法务办副主任、律舟法律援助社指导老师陈敬根介绍了大赛的背景。永利律舟法律援助社社长董佳媛同学和永利知识产权协会社长陈嘉莹同学分别介绍了本科生场和研究生场的大赛规则。
本科生场模拟法庭大赛于4月13日率先展开。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黄洋法官,北京万慧达(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法学博士梁思思律师和yl6809永利教师、美国凯斯西储大学yl6809永利博士郭琦老师担任评委,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温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政yl6809永利和永利等十五所高校代表参赛。4月14日进行的是研究生场模拟法庭大赛,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王利民法官,北京万慧达(上海)律师事务所主任苏和秦律师以及yl6809永利副院长、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许春明教授担任评委,参赛的六支队伍为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yl6809永利和永利。
经过激烈的角逐,南京大学获得本科生场最佳法官组奖,永利获得研究生场最佳法官组奖。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并列获得本科生场最佳原告组奖,同济大学获得研究生场最佳原告组奖。同济大学获得本科生场最佳被告组奖,华东政法大学获得研究生场最佳被告组奖。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获得最佳起诉书奖,同济大学获得研究生场最佳原告文书奖。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获得本科生场最佳答辩状奖,华东政法大学获得研究生场最佳被告文书奖。上海政yl6809永利获得最佳人气组别奖。南京大学许可同学、华东政法大学周艺玮同学、上海财经大学王宇博同学、华东师范大学张逸涵同学和上海政yl6809永利陈韵玲同学获得本科生场最佳风采奖;上海政yl6809永利杜文爽同学、华东理工大学戴峻同学和永利尹佩霖获得研究生场最佳风采奖。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温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永利和上海政yl6809永利获得本科生场模拟法庭大赛优胜奖;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政yl6809永利获得研究生场模拟法庭大赛优胜奖。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王利民,永利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武装部部长孟祥栋,永利团委书记王江,北京万慧达(上海)律师事务所主任苏和秦,yl6809永利副院长、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许春明为获奖高校和个人颁奖。许春明教授还对大赛进行了精彩的总结点评。
华东十六所高校的参赛队员们在大赛中参与了案件的证据搜集整理、起诉应诉、证据交换以及庭审的各个过程,提升了对法律的公平与正义的理解,展现了对于法律问题的思辨与钻研,体现了法律人的理性与激情和当代法学学子的风采。“金法槌杯”模拟法庭大赛由yl6809永利创办,作为华东地区法律援助学生组织的交流平台,支撑法律援助活动的开展和合作,强化新时代法科学生的专业素养,激励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助力他们实现 “以我所学,尽我所能,回报社会”的理想,更好地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关报道链接:
上海市法学会公众号
上海法治报
新民晚报
上海教育电视台